轉至:http://tw.fashion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1007/54/x83.html

 

BODY 體面雜誌(2010-10-07)

現代人聞「油」色變,一提到油立刻聯想到肥胖與心血管疾病,為此避之唯恐不及!其實油脂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素之一,全然不攝取反而會使體內營養素失衡,最好的方法就是少「吃油、吃好油」!


除了食用油,你生活中的食物更充斥著『油』!


消 費者可能搞不清楚「反式脂肪」是什麼,反正BODY告訴你,看到這四個字的東西,不能、不要吃就對了,它不但會讓你瘦不下來、更會影響心臟健康。最近才發 現,原來依照衛生署規定,反式脂肪的含量不超過0.3%就可標示為「0」。換句話說,喝下100毫升標示為「0反式脂肪」的罐裝咖啡,實際上可能攝取了 0.3克以下的反式脂肪。


啊!誰來保護我的心臟!


世界?生組織(WHO )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FAO)建議反式脂肪攝取量應少於人體每天熱量攝入量的 1% 。以每天攝取1200卡熱量的人為例,應攝取少於1.2克反式脂肪。


壞油查緝榜


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不自覺吃下許多有害健康的壞油,揪出隱藏在食物中的壞油,為健康嚴格把關!

壞油第1類:氫化油
危險代表
◎紅色警戒:烤酥油及植物性奶油(乳瑪琳)就是經過氫化製成的油脂,不但身體難以代謝,其中更含有高濃度飽和脂肪酸。

◎黃色警戒:餅乾、麵包、冰淇淋、薯條、洋芋片、鹽酥雞…等常見的食物,經常添加氫化油增加香氣及口感。

壞油第2類:氧化油
危險代表:回鍋油。

壞油第3類:精製油
危險代表:大豆油、玉米油、葵花油、沙拉油、調和油…。


好油排行榜


好油吃很大的地中海居民,體質條件硬是比人強,可見得多吃好油對健康的助益很大!

好油第1類:冷壓、初榨、未精製、未氫化的植物油
好康代表:橄欖油、葵花油、葡萄籽油、苦茶油、椰子油、芝麻油、花生油、棕櫚油。

好油第2類:無汙染的動物油
好康代表:豬油、牛油、奶油。

好油第3類:無汙染、未精製的Omega-3
好康代表:魚油、亞麻仁油、胡桃油、小麥胚芽油。
◎葷食推薦:魚油中富含高單位Omega-3,若要補充食用,請選用來自無污染的海域,或是經檢驗不含重金屬的健康食品。

◎素食推薦:亞麻仁油、胡桃油、小麥胚芽油含有豐富的Omega-3,價格親民,是較安全的Omega-3來源。

 

好油聰明吃


◎聰明挑好油
第一招>>觀色
好的冷壓植物油會將原始果實的色素和營養素殘留在榨出的油裡,因此每種油各有獨特的顏色,即使同樣是橄欖油,不同產地或品種的橄欖所榨出的油色也不盡相同。

第二招>>聞味
初榨未精製的植物油應該保有原始濃郁的特殊風味,如果油脂的味道不見了,或變淡了,表示已經過精製處理;種子或堅果類在榨油之前必須先煮熟或烘培,若烘培過度,會使油脂散發出焦味,也稱不上是好油。

第三招>>冷藏
某些初榨的植物油,如:花生油、橄欖油,因含有水分、葉綠素、維他命、礦物質、多酚以及其他種種「雜質」,若放進冰箱冷藏,半小時後就會變成流動固體,這種現象正是優良的油品特徵。

◎聰明用好油
第一招>>烹調方式
1.家裡應常備三種可供不同溫度烹調的油品,初榨橄欖油適合低溫涼拌及中溫烹調,未精製椰子油、芝麻油適合中溫烹煮,如需高溫加熱或油炸,則使用苦茶油或豬油。
2.了解每種油品的熔點,千萬不可加熱至冒煙,以免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裂解物。

第二招>>儲油方式
1.好油通常含有些需雜質,因此不耐久存、容易變質,如果家中用油量較少,最好選購小瓶裝油品,避免與空氣長期接觸提早氧化。
2.開封後的油品宜維持密封狀態,保存於陰涼處,避免處於高溫環境,最好的方式是放入冰箱中冷藏。
3.使用過的油品不可再倒回原瓶中,以免使整瓶的油產生變異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095209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